《浮力》教学反思
时间:2020-06-24
《浮力》这一课是教学完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内容主要有 “感受浮力”、“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测量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和“解释上浮的原因”,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组织教学积累经验。 我上《浮力》这一课,整节课的教与学都让我抓狂,学生实验出错频率居高不下,问题在于:
1、学生还没有学习体积的概念,对于体积在数学中要在这学期的后半段才能学到。
2、排开水的量,学生不能较好地从烧杯上读出数据。
3、一节课中三个实验,完成时间比较紧。针对这些问题,我这一次教学这一部分时,首先我调整了教学时间,我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教学。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实验,也有时间给他们出错的机会。
整个教学完成后,比上一次教学情况来看,效果好一些,但是还是有比较多的地方需要修改:
1、测量泡沫自身的重力 总所周知,泡沫非常轻,我们用测1N的弹簧秤去测量,也无法显示泡沫的重力。但是我们又不能说因为泡沫很轻而忽略不计,我怕这样会给学生形成错误的概念。这一点需要调整。
2、要测浮力,还要测排开水的体积 我好不容易按照书上的实验方法,找齐了实验材料。如果让学生在烧杯中做实验,泡沫上的绳子绕过滑轮后挂在弹簧秤上,烧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学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装置安装在烧杯底部也很困难。烧杯口小,也会阻碍绳子的滑动,影响弹簧秤的测量,如果用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又无法测量排开的水量。于是我找来的泡沫是分三层的,而且三层的厚度相同,让学生单独测排水量,小部分侵入水中,就侵入三分之一,大部分侵入就侵入三分之二,我在学生实验中我发现学生也是做一个大概,不准确。烧杯的刻度值跨度过大,读数难度大。
3、学生不能较好理解力的平衡。 这里测量浮力其实是利用力的平衡测量浮力的,对于力的平衡,学生没有基础,学生不能较好理解力的平衡。 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首先实验材料需要调整,如果沿用书上的实验材料和方法,这个问题可能一直存在,我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别人介绍的方法,不要滑轮绕线改变方法来测浮力,而是借助另外的物品如钩码来测浮力,让钩码带着浮在水面的物体下沉来测浮力,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也试了。其次可以把泡沫换成小木块,这样可以解决泡沫无法测量自身的重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