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压强》教学反思

时间:2020-06-18

压强教学反思

 

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科学学习,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综艺节目场景入手,吸引学生眼球,顺利引出课题。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动脑、动手利用简易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完成探究再适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随后,设计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类比速度的定义,得出压强的概念进而很顺利地引出了压强的计算公式。

为了突出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场景,让学生作图比较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并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分析得出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知识小结部分,我没有按常规,而是启发学生利用本堂课所学科学知识解决“脚陷泥潭”的问题,进一步落实“生活——科学——社会”

在呈现这堂课之前,师父的建议给了我很大启发:力学本身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举的例子或者演示活动就必须普遍且典型。因此,我在设计引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就把原本的“气球实验”换成了人人可参与的“两指压铅笔”,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明白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效果比较好。

当然,这堂课也留有很多遗憾,比如:对于压强公式出来后,没有强调公式中的三个量的意义,导致后面在练习时很多学生出现了直接把重力当做压力在用。还有就是,每一节课,备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真的很重要,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教案的时候,各个环节都会有差异,要根据学生的程度来设计教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每一次的公开课,我觉得就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虽然过程很折磨人,但也收获颇多,在一次次的磨课、上课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