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反思
时间:2020-01-09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反思
阮成钢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正确理解功的含义,是学好功的计算,功率、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因此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同时,它也是个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熟练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由于学生对有些物体运动的情况是否做功还是不能正确地判断,例如举重运动员高举杠铃未动,人推车车不动等,虽然人都消耗了体力,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做功;再比如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的过程,也没有做功。所以判断是否做功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具备分析问题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但由于功的含义比较抽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列举和分析、归纳上。特别是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上。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 对于教材的处理
教材中的图片较改版前有较大的改进,原来人教版的拉车是力与距离成角度,拉物体用滑轮,都不好用。改版后是人推车,人直接向上拉物体,可以用。但我感觉不是很生动,所以我用了马拉车、叉车提升重物、起重机吊起货物。这些能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 教学过程的处理
先让学生说出带有“功”的成语或词语,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功的学习当中。然后在教学中我把做功的情况和不做功的几种情况做了分析,特别要让学生对不做功的情况清楚把握:
① 劳而无功:如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② 不劳无功:如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惯性运动),踢力不做功;
③ 垂直无功:如手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向上的提力不做功。
学生对做功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给出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功的单位J。利用公式进行巩固计算练习。
三、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做功的两个因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分析的过多,让学生完成效果要好一些,在后面练习题分析是否做功的过程中分析的过程太快,学生掌握的不一定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