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反思
时间:2019-01-21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特别是经过期中考试,暴露了问题更明显。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6、考卷中出现的材料不能提取中心。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从教学中,我积累了如下经验: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平时,我会让学生先从仿句入手,我跟学生说:“如果看到句子,实在写不出来,抬起头,看看我们新校区外面优美的风景,寻找灵感。同时,把仿句中的内容用现实生活中具象代替。”
2、通过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平时,我在课堂上会采用短篇练习的方式,同时写好之后,我会随意挑选学生的“成果”,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写出好的词句,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每隔一周,我会让学生抄写一篇美文。这种形式,一是帮学生积累素材,二是帮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学校的一个特点,除了有早读,还有二十分钟的晚读,所以我会让学生读一些好的文章。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三、从历次考试出发,总结写作方法。
现在的作文,一般会给材料。但是学生不会读材料,不会利用材料。所以,在上作文课时,让学生先认真地读材料,从材料中画出关键字词,以利于提取文章中心。然后,让学生从中心出发,去挖掘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充实文章。
作文,在考试当中是得分的一个大块,所以学生作文的好坏,对于其整体学习语文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