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期末反思

时间:2019-01-21

初中科学几点思考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且抽象,概念间关系密切、系统性强;因此要学好科学就要靠理解作基础,应用消化解决实际问题作保障。在中考中科学的比重大,区分度大,科学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中考的成败,故有“得科学者得中考”一说。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很多科学学习困难生的出现,很多同学在科学学科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收获确是不大,更有甚者,部分同学对科学失去了自信心,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科学。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跟学生接触中,发现一些问题:

第一,“边做题边翻书,做不到: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

作业,是为了检验最近学习掌握的情况,加深其记忆。在我平时观察发现,有很多同学在做习题的时候,喜欢把参考书、课本摊开,遇到公式、概念等需要识记的部分,脑筋都不动。其实这样白白丧失了对科学知识记忆的机会,科学的概念在应用中自然而然记住了。

第二,“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

平时的家庭作业,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基础的,应尽力经过独立思考来完成,让自己身体验思考的过程。但学生往往一遇到问题,就喜欢求助,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以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退化,到考试时就表现为“解题速度慢,来不及完成”。

第三,“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

或许是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学生们有时太注重完成作业,然而忽视了作业的质量,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面对。只讲究完成作业,追求答案。我觉得,答案之外,更应注重学生解题的思路是否清晰,过程是否规范,而这些往往难以体现在纸面作业上,只能靠学生自觉。

第四,不能“学会订正,懂得归纳总结”。

进入初一我们班班主任就要求学生所有科学准备一个纠错本,记录平时作业及考试中比较典型的错题。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面对错题,做法有点对自己不太负责:有些不订正,有些虽然订正,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也有些把错题直接摘抄到错题本上去后,把答案写上去就不管了,没有总结,没有方法归纳,更没有针对性练习……问题是这些错误的题目并没有真正理解,当再次出现或者类似的变式题还是会错。

第五,没有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平时比较懒,但对科学的很感兴趣,平时科学课积极参与课堂,基本不做笔记,仅完成我布置的作业,课外没有参加任何科学培训,但他们的科学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几名。而有几个女生,学习态度很好,上课也认真记笔记,周末辅导班也上着,但是每次科学 考试都不是很理想。咋看似乎很不公平,但仔细思考二者,前者是内心喜欢,驱动自己去学好这门学科,而后者是把学习当做完成任务,为了高分逼迫自己学习,课堂上忙于记笔记,没有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没有思考的过程,记录下知识点也不会应用,久而久之“怕学科学,科学太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