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王晶
时间:2019-01-03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随笔
王晶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为了自己和事业的优秀以及学生的优秀,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简单地概括为:学的习惯、思的习惯以及行的习惯。
一、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习惯于学习。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标兵。都说,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学习者,教师不仅要专业学习,而且要广泛学习。培根先生说:“阅读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知,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当然,除了阅读,我们还可以借助很多平台来进行学习,如听讲座、与同组的老师交流、听不同科目老师的课、学历提升等等。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才能满足学生的不断求知。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的朱纪华教授8月23日在衣锦小学的师德培训时也告诉过我们,好的教师,其实最后就是底蕴的东西,说到底,就是知识储备。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习惯于学习。
二、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并习惯于思考。
有人说,学习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社会要求日益提高,做教师难,做一名好教师更难,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学习做为自己的习惯,还要善于反思,筛滤旧有,活化新知,把思考也做为自己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比如说,教师是教育理论的消费者,但在五花八门的理论面前,我们是否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呢?答案是无可非议的。怎么能不经过独立思考而唯学者专家们马首是瞻呢?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得出的结论,哪怕是有点问题的,不完美的,那也是我们一种不小的收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求我们要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其实就是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并习惯于思考,教师没有思考,便没有成长。
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并习惯于实践。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即使我们在教学前进行了精心的备课,然而教学是一种由活生生的生命组成的双边活动,其间充满着变数。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还需要我们发展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实践智慧。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实践智慧是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教学实践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展示与建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并不断实践。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吧,那么我相信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当老师的快乐,并享受当成功老师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