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万同的故事》让我反思

时间:2019-01-03

怀孕的日子,少玩电脑,少看电视,于是堆放在床头的便是书。这一个月来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陪伴我与每个夜晚,每读一篇,都被他与学生之间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感动,被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所感动,被它将全身的爱投入到教育事业所感动。

李老师的书中每一页都写着“爱”,每一句都渗透着对学生的真诚爱意。最让我感动的是万同的故事。在“我和万同的故事”这一章中,李镇西老师用长达五十页的篇幅详细地记录了转化一个后进学生的过程,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我不断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

万同是李老师初一接触的一名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李老师就和万同拧上了。万同父母离异,跟着母亲改嫁,母亲嗜赌成性,语言粗秽,后父和母亲经常吵架。万同从小就成天和社会上的小痞子搅合在一起,打架、偷盗、辱骂老师是家常便饭,学习更是没得说,作业从来不交。入初中时各科基本都听不懂。开学的第一天就因偷盗同学的MP3和李老师开始了较量。

然而,万同却是幸运的。在他的人生中,遇到了李镇西这样一位老师。李老师没有因为万同的是一个顽劣“一无是处”的孩子,而放弃对他的教育,而是从点滴入手,一步一步转化万同,就比如针对万同喜欢上课时哼歌这一恶习,李镇西老师没有呵斥与说教,而是说“如果哪一天做到了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来给我报个喜。”第一天,万同没来报喜;第二天他来报喜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报喜,李老师心想也许他今天未能战胜自己,于是仍然耐心期待着;第五天,他又来报喜了。尽管一周之内他只有两天报喜,但是李老师仍然给他以热情的鼓励。就这样,李老师一步步帮助万同树立 “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用“心灵赢得心灵”的方法使万同最终成了一个军人,虽然他不一定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可是他却终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融入了这个大社会。

读了李老师和万同的故事后,除了感动,更看到了一个老师要转化一位后进生的难度有多么大,除了用心,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联想到自己9年的班主任生涯,也出现了很多类似于万同的孩子,虽然没有像万同那么顽劣,但也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不禁惭愧地问自己:我做到了像李老师一样帮助他们吗?记得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时,曾有个孩子名叫小伟,这孩子也跟万同一样,因为父母离异,而性格怪异。经常在课堂上扰乱纪律,欺负同学,顶撞老师,有一次甚至一拳打碎了教室的玻璃。开学之初,本着爱心与责任,我也对小伟进行了教育,软硬皆施,刚开始的时候,小伟也能接受我的教育,也能改正一些缺点。但好景不长,总是这个问题还没解决那个问题又冒出来,如此反反复复,最终使我失去了耐心,认定他是一个顽童,无法教育,逐渐放弃了对小伟的转化。今天,当我看到了《我和万同的故事》,看到了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的转化的过程,对于我,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如果,我早一点拜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或许我会更努力地教育我的每一个学生。

读了《我和万同的故事》后,更钦佩于李老师的人格。他教育学生,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自己首先是个能让人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他让万同幸福了,让万同的妈妈幸福了,让他所有的学生幸福了,同时,让万同幸福的过程也让其他任课老师幸福了,这是李镇西老师的人格境界,也是我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要做一个能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的人,虽然对于怎么做这样的一个人一直以来还没有很清晰的思路,但至少已有这样一个意识存在于我的脑海,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做起,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总有一天,我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其次钦佩于李老师那耐心细致的心灵教育,他对万同的心灵教育远远大于知识教育,他首先转变的是万同的思想与心灵,让他被爱,有尊严,不孤独,有自信,让他“抬起头”这是万同转变成功的关键,还钦佩于李老师的“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以及必要的制约,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修订本评议,写“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等等这些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操作起来也不麻烦,很具实用性。

再者,钦佩中还带感动,深深感动于李老师的责任感,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这也深深地相信这一点,给孩子一倍的爱,你将得到一百倍的回报。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的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心,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新时期师德师魂的一个重要标志。让我们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用真情、真心、真诚去关爱每个学生,用高尚、无私、神圣的爱,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