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材内容 做好概念教学
时间:2018-11-15
深挖教材内容 做好概念教学
————关于“4.1用字母表示数”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数学组——刘晓静(2018.11)
一、背景
1. 章节地位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节,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接触了用字母表示数,教材只有儿歌,例1,例2,合作学习四个环节一共21行字就介绍完了这一节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中就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难度到什么程度,确定教学重难点,课堂着重解决的问题等,在未了解学生对此处内容掌握情况的前提下,就要安排适当的前测内容,以了解学情。
二、教学设计
(一)第一稿
1. 教学重点的确定
(1)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
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做了大篇幅的设计,前测,归纳规范书写要求,反馈掌握情况,再文字总结8条要求,最后在后测中又安排了5题;
(2)字母含义
公式中字母的含义,题目中字母的含义,给表达式赋予实际意义;
(3)用字母表示规律
作为备选题的一块内容进行设计的两题。
2. 教学流程设计
(1)情境引入部分用动画儿歌
(2)教材例1归纳
(3)前测讨论
(4)归纳总结
(5)教材例2
(6)针对练习
(7)题组一、二、三、四
(8)小结
(二)第二稿
1. 教学重点的确定
(1)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会的不讲,对的不讲,将规律总结为三条,加强练习改为纠错;
(2)字母含义
重点调整为公式中字母含义与题目中字母含义的区别
(3)用字母表示规律
此处调整为两道习题并总结规律的归纳方法。
2. 教学流程设计
(1)情境引入只用文字儿歌
(2)教材例1 取消,总结规律,进行纠错;
(3)将教材例1增加非公式字母表示数;
(4)针对训练删减学生熟悉的公式,四题改为两题,学生易错的非公式字母含义;
(5)用字母表示面积
(6)找规律设计为两题
(7)备选题
(8)小结
三、课后反思
1. 教学重点详细化
(1)规范书写简单化
第一稿我把重心放在规范书写上,总结归纳了多条规律:
第二稿我就把规律总结为三条,不但便于记忆,而且为后续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做好铺垫。
(2)字母含义策略化
在第一稿中字母着重按照教材例题进行的设计,第二稿中我将公式中字母与题目中字母含义加以区分,这是学生的弱项,会将公式中字母与题目中字母混淆,如:一条高为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题目中的字母
会与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底边长
混淆,题目中的
是底面边长的
,学生会利用公式得到这样的等式
,看不懂了!
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将改为
,加以区分,便于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初学者以简单易懂为主。
(3)规律总结技巧化
在第一稿中我将规律总结作为备选题处理的,而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找规律,所以在第二稿设计中我将找规律增加一个题目放在前面,学生容易入手,规律容易总结,再展示第二个找规律的题目,学生有一定的方法掌握再用到实践中,就会得心应手了。
2. 语言组织专业化
对于每一块教学内容的切换过程中,要设计承上启下的语言,让教学不那么生硬,过渡自然,学生也容易接受。
(1)儿歌与课题的衔接
此处设计为“表示青蛙只数,
表示青蛙眼睛数,
表示青蛙腿数,用字母
来表示数字,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进而引出课题,顺自其然一样的将课题引入了!
(2)字母表示数规律与字母含义的衔接
此处设计为“用字母表示的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具体含义呢?”从而引出有实际背景的字母的含义,同时也将没有实际背景的字母赋予它实际意义也成功引进。
(3)字母含义与用字母表示的衔接
此处设计为“会用字母表示数了,能解释字母的实际含义了,你能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吗?”引出用字母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问题。
(4)用字母表示与规律之间的衔接
此处设计为“既然字母可以表示数,可以更好的看出实际问题的规律性,那我们看看能不能解决这样的规律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引导充满好奇心,很想一探究竟,成功引入找规律问题。
经过多次推敲与语言组织,让课堂能一气呵成,让学生在知识掌握上能水到渠成,能让学生的兴趣点一直跟着老师跑,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用心设计,使得没有什么内容的一节课做到生动有趣,重点突破,难点分解,是一次较好的教学设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