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学期中期心得体会》

时间:2018-11-15

“教书育人 以德育人”

天目双语实验学校      范银玲

学期已经过去小半,在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中,有过很多的感触和感悟,其中有一次很深刻的体会是一篇关于“阅读学生档案”的文章。不得不说,虽然文章很简短,用词很朴素,但是却很感动人心,至少对于我来说是的。平平淡淡的描述,塑造出了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同时很深刻的提出了“教师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很简单,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但这又不简单,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要真正的以德育人。正如沈坚东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问题”中提到的“育人,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德育的开展,不是喊喊口号的形式化学习,而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认知引导。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且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复制和重来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层次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如何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教育,这是作为老师所要认真思索和实践的。毕竟,学生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育出的是对学校有用的人还是有害的人?这就是对于德育的再一次强化要求了。

时代在不停的发展,思想也在不停的变更着。那么,德育工作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才会更有针对性的对待“德育”的发展。

首先,课堂是德育的主导载体。那么,在课堂上所要进行的德育可以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要以正确的认知为基础教育,以真实的场景为实际教育,通过多种实际问题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所对应的真正含义。就比如“尊老爱幼”这一美德,绝大多数的学生一定都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要怎么做,能不能把意识转化为行为,这就需要老师的解释指引。“因为老人幼子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方,在公交车上,如果没有稳定的位置,容易摔去,那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既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改变这个问题,那么何乐而不为呢?”简单的解释一定比长篇大论的观点阐述来的直白而有效。毕竟,优秀的道德品质来自于习惯,而习惯又取决于行为,行为又受制于意识,所以只有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后,才会有后续的品质的发展。

其次,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不同于学生的道德品质,两者不能混淆在一起。心理健康是现今教育中的又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当下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家庭环境、社会诱惑、学校霸凌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如果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德育意识,那么至少学生会做到“不乱扔垃圾”,不要求学生“随手捡垃圾”,但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已经是最好的教育了。

学校,是读书育人的圣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老师,是教育的引领者。老师和学生有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的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情要素。故而,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但要“有教无类”,更要“因材施教”,这也就需要教师自我的不断实践和总结。

任重而道远啊!

不久之前,我参加了特殊教育学校跟岗培训,这个对于我的感受也是颇为深刻的。还记得我踏上那片土地,进入那个校园,迎面而来的是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三三两两的,散步在操场上,心不由得就慢下来了。现今回想起走在弯道上坡的那段路,一位学生走得很缓慢,看到了我,很主动的笑着说了声“老师好!”虽然她的语言和表情很难让人不看出来她的不同之处,但是当时我的心情真的很感动,这位特殊的学生并不特殊,我与她边聊边走,分别时还很有礼貌的说“老师再见”。原来,特殊学校里的学生和普通学校一样,那么有纪律有礼貌,尊重老师。没想到,等到分配了班级之后,走进六年级教室,我就看到了早上这位女生,很有缘分。

就老师而言,这份工作不仅仅意味着从早到晚跟班的辛苦,更是要具备极大耐心的。一个简单的词语,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教上十遍都不一定可以记住,一道10以内的加减法更是要通过扳手指来计算。我深刻的感受到这里的老师对于学生满满的责任和爱心,因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教师真的很难坚持下来。同时特殊教育的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大不同,他们更偏向于生活类的授课,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课堂让孩子们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站在学生的层面,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单纯、天真、善良以及渴望。从早上那位学生主动问好开始,走在校园里,随时都能听到学生的“老师好”。和他们的从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很开心可以在这学习,同时我对他们的每一句肯定,都会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想,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他们在逐渐适应自己的不同,也在努力适应这个社会,他们值得被我们去关注、去认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一直觉得,特殊学校的的存在值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大家都有生活的权利,而这些孩子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才可以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很感谢今天的这个机会,我接触到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孩子,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教师,毫不掩饰的关心和沉甸甸的责任。今天的感受,我知道也一定会影响到我之后的教学,我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爱心去做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