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
时间:2018-11-15
葡萄沟这篇课文,注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葡萄沟,还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明白56个民族是一家。维吾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我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
2. 我采用合作识字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字,并在词语比较中辨析多音字和形近字,多音字“好、干、分”,是比较容易弄混淆的,所以出了几题让孩子们能分辨的题目。
3. 我结合图文,以问题导学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特产、葡萄的种植、葡萄的样子、葡萄干的制作方法等方面,全面认识葡萄沟,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聪明、能干,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4. 我在课文中穿插民族知识,让学生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五光十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我问了一个问题,“五光十色”能不能换作“五颜六色”。当时学生的反映是楞了一下,有个别学生说不能。但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能是觉得老师这样问,就应答案是否定的吧。他们在揣摩我的答案。但是经过师傅的提点,我也恍然大悟。其实“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能够形容葡萄,甚至其他形容颜色的词语也能够用,只是课文中的“五光十色”最贴切,因为它还写出葡萄的光泽。这两个词只能说哪个更适合,而不能说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回想一下,课堂上其实有些学生是觉得“五颜六色”是能够用的。当时我就应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带到句子中读一读,感觉一下,再透过图片的观察,学生就能明白“五光十色”是最贴切的了。课堂上也不用绕很大一个弯路了。这样,也能够渗透一个写作的方法,有时候同时能够用多个词语,这时候就要选取一个最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