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初中信息技术90学分培训总结

时间:2021-01-21

本次初中信息技术90学分培训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初结束,经历2个多月,边走边看边学,收获良多,也非常感谢临安区研训中心,也感谢教研员沈老师的精心安排。

         本次培训从杭州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李伟老师的讲座开始,他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目标,学科教学建议等方面给我们老师细心讲解。李伟老师针对初中阶段较难的一块知识——Python的教学,给我们老师带来了高屋建瓴的指导。Python这门学科针对性、实用性非常强,有利于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竞赛培训工作。

   杭师大的谢琪博士和余杭区信息技术教研员李强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人工智能相关的讲座,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人工智能是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科学和心理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是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同时研究人工智能也对探索人类自身智能的奥秘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个好老师除了对教学要有深入的研究,对教研,论文等也要有建树,10月下旬,沈老师请来了杭州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陈文松老师,他给我们带来了关于论文写作的讲座,题目是“问题与载体:谈课题方案的设计”,陈老师关于论文写作的观点与别的专家不一样,举的例子也贴近生活。他指出写论文时关于问题的提出要围绕三点:1、聚焦一个核心问题;2、展开描述问题;3、提出解决方案(呼应标题)。陈老师还讲了关于研究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框架等,我觉得受益匪浅。

         温州的信息技术特级教师边楚女老师,她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隔空交流——线上培训,边特给我们培训的主题是:新教材教学设计实施策略。边老师不愧是特级教师,不仅有统观大局的视野,也有细致入微的观点。边特给我们老师传授了一些关于新教材内容的新教法,特别是她提出的教学设计四化法,分别是问题化:提出有意义有指向有价值的问题;活动化:多层次多样化活动推进知识建构;实践化:尽量给学生足够实践体验时间;项目化:试图建构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边特真的是倾囊相授,把她自己的研究成果跟我们分享,我觉得她更像一位教育家!

         11月份我们又来到了杭州的杭州中学和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听杭州的老师上课,学习他们的模式,虽然差距较大,但有差距代表就有进步的空间。杭州建兰中学的信息技术特技教师金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讲座《在研究中成长》,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获全国优质课特等奖的应筱艳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科研助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两天的紧张的交流学习,让我们开拓了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眼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只着眼与教材,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2个多月的交流学习,感悟良多,很多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更多的需要学以致用,使自己不断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继续努力、思考、实践,静待花开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