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用无所求的心,做应该做的事

时间:2021-01-20

2020年8月21日至25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参加了师德培训,聆听了2位专家的讲座。专家高屋建瓴,体现了家国情怀;深入浅出,从小事中体现了大情操大智慧;结合教育实际,手把手教你如何处理学生问题。专家们机智幽默,在传授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又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下面就谈一谈我的所思所得。

师德是教育的根

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那么,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师德呢?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我们的总理李克强说:“那么我请问转向哪,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一个关怀的眼神,说不定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王士祥教授讲了他小时候4位老师的故事:“两只粉笔”、“一把蜡烛”、“一句承诺”、“师恩永驻”,从一件件小小的事情上,让他幼小的心灵有了感恩之心,同时也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件,有的只是在与同学们的朝夕相处中怀着一颗爱心平等地对待孩子们,不管是学习好的孩子还是学习差的孩子,对于学习差的孩子可能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我们的教学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们。相信我们老师有多少耕耘必定会有多少收获。

加强自身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已经由“翻身的教育”到“修身的教育”,由“臣民的教育”到“公民的教育”,由“追赶的教育”到“超越的教育”。认清现实,面对现实,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苦不是痴人”,在当下,作为一名教师经得住利益的诱惑,潜心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必定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收获。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就写出了《教学难》一诗:“教学难,教学难,好将道义惹仇嫌,出入由人管,饥寒谁可怜,打他就说不读罢,不打又说师不严”。教师没有让人敬畏的权利,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工作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滴。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对于教师而言,有稳定的安全感,有审美的愉悦感,有精神的丰富与快乐,有生命的活力,有自尊与体面的生活,有自由自主的时空,有自我表现与自我完善的机遇,有桃李满园的欣慰,这难道不就是幸福吗?

杰弗逊说:“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让我们用无所求的心,做应该做的事,用一颗爱心善待学生,用一颗诚心终身学习,用一颗幸福的心去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