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公开课——新教师培训心得感悟
时间:2021-01-18
我不能算是新教师了。至少不能算是“全新”的。
但现在听姚校长讲起新教师们上公开课的事,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了那节凌晨两点的公开课……
“你要好好准备,这周五上午第二节课,校长要听你上课。”说话的是我师父金老师,“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第一堂课,你一定得好好准备。”
是的,生性不羁的我,野了一圈后,回到了临安,当起了一名以校为家的实习老师。
要想被学校正式聘用,就得先上一节公开课,这可愁煞“门外汉”咯。
一个班一个班去磨课,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一次次重头开始。不知不觉,已是周四傍晚。
晚上是学校元旦文艺汇演,我站在陌生的人群中,竟有些不知所措。舞台上灯光四射,炫酷满满,孩子们笑着,喊着,兴奋至极。
那一刻,热闹的确是他们的。
演出终于结束了。回到教学区,生活老师领着孩子们回寝室睡觉去了。
只觉得刚刚还在沸腾的教学楼突然冷却了。停下来看看时间,原来已是晚上11点多。
改完最后一张PPT,我打算先把课件拷贝到教室的电脑上,以防第二天上课时课件中的字体、格式等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
前脚刚迈进教室,浑身就开始发抖。哆哆嗦嗦地把课件拷贝好了,就想再对着教学设计、配合着课件把整个流程过一遍。突然间,身体颤抖得更厉害了,两排牙齿“咯咯咯”地打了起来,抖到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念导语。
我心想:完了。
深呼吸做了十几次,手还是微微颤抖,但脑袋好像能正常运转了。
于是我干脆闭上眼睛,只在脑海中想象第二天上课的每一个步骤。从进门到打开书本,再到起立,我可不想公开课一上课就跟孩子们说同学们再见。
像默片,在脑海中播放。一边“上课”,我还一边回顾师父交待过的话:
要跟学生鞠躬问好,课堂要有仪式感;
不能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要走到学生身边去;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走到他旁边侧下身子倾听,要跟他有眼神的交流,同时还得关注其他学生有没有认真听……
有时候抖得太厉害,打断了思路,我就从头开始。如此循环往复,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在没有正式开始前,已经在我的脑子里正式开始了N多次了。
“砰砰砰……”声音是从窗户外面传来的,我如梦初醒,这才发现外面刮起了大风。抬头看看教室里挂着的钟,凌晨两点多了。
四下无人的教学楼,只有寒风依旧呼啸着。风越大,内心却越平静。
至于第二天一早那节课上了什么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节课孩子们特别配合,我一点也没有颤抖。
那时候,能把课顺畅地上完,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功。
可是,要想做到“心中有案,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我们这种小菜鸟还得慢慢修炼。
姚校长的讲座中则提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修炼秘籍:阅读、写作。
阅读是一名教师扎根的事业。只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省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是这样说的:“我经常跟年轻教师们说,你能不能冒出来,最先可能取决于你的灵气;你能不能走远,关键看你的底气。而底气从哪里来?底气,是从书堆里冒出来的。”
其次,做教学的人,要舍得花工夫写。不论是教学反思还是教学案例,都不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能穿凿附会出来的。
“从来学问欺浮华,好文章出自孤灯下。”每一个万家灯火的夜晚,放弃朋友聚会、休闲娱乐,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爬格子,这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命题。”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确实都要写,这对我们的进步有很大帮助,但与之相对立的就是辛苦。
或许凌晨两点公开课,此生就这么一节。但是孤灯下的读读写写,我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我向前辈们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