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品格
时间:2020-01-10
人民教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因为他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只有教师自身品行端正,才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首先,我认为身为教师一定要善于沟通。现在的学生已经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以前的学生自我意识没这么强,对老师是非常敬畏的,所以对老师的话几乎言听计从,如果敢反抗老师,老师还没发话就先被家长收拾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学生都特别早熟,再加上是独生子女,家长格外宠爱,这导致了学生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膨胀。如果仍然按老套路和学生来硬的,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我在前不久的工作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是一个初一的小男生,考进来的成绩非常好,然而在初中的几次月考成绩都不如人意。班主任在和学生家长交谈后了解,这个小男生非常喜欢打游戏,在家里基本上一做完作业就开始玩游戏。这位班主任五十多岁了,可能思想也比较传统,知道了是因为打游戏而荒废学业,他非常生气,于是把那个小男生叫到办公室里狠狠地骂了一顿。虽然那个小男生没有和老师顶嘴,可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很不服气。我看出了他的小心思,便把他带到小卖部,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或许是因为我们年龄差距不大,或许是因为被我的零食收买,他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的全告诉了我,还再三叮嘱不许告诉老师。果不其然,那小家伙对班主任是一股怨气,据他透露,班里的同学也不太喜欢他。觉得他太严厉,爱摆架子,只会讲大道理。本来那个小男生对语文课挺感兴趣的,但就因为这个老师,越来越讨厌语文课了,可见老师对学生影响之深远。其实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相信学生们也都知道,只是老师的表达方式不是这么容易让人接受,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对待现在的学生,要平等的和他们交谈,用老师的身份施压已经不管用了。他们也需要被尊重,也需要面子,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在其他同学面前大声呵斥学生,这会给学生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应该在平时和他们多交流,能够在平常的交流中适当的通过一些言语对他们作一些引导,要有充足的耐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感受到尊重,给他们个台阶下,我相信这样的老师是会受学生欢迎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博,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况且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快的惊人。光凭借之前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不与时俱进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党的教育政策一直在改变,教科书也一次又一次的修订,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民教师就更加迫切的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想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学习新的知识,而是全方面的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沟通方法等,样样都要与时俱进。就拿多媒体举例,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相比与传统的板书,多媒体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用生动的图片和视屏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一张PPT可以包含大量信息,效率远比写板书高。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就会给自己的课堂加分不少。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读书,教学杂志要常翻看这些杂志上有最新的教学动态、丰富的教学资料,也包含别人的好经验,我们从中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积累是为了应用,这些宝贵的资料财富可以帮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开启心智、指导实践,拓宽思路、改进教学。
《韩师外传》中有言:“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可以为师矣。”而获得“智”的途径就是不停地学习,一个永远好学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认为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有良好的师德。其他方面做的不够好最多就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但一个教师没有师德他就不配做老师。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连老师自己都是品德败坏的,那还指望他能教出怎样的学生?一个无良老师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轻则耽误学生学业,重则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近年来屡屡爆出班主任以权谋私,校长猥亵女学生的新闻,把教师这个职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所以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
以上便是我认为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