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复习》90学时教学反思
时间:2020-01-09
“倍的复习”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直观观察几个苹果几个梨,再到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两个条件提出自己的问题,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抓住“倍数”,“多份数”“一份数”三个知识点展开解决问题,再解决了“和倍”“差倍”和“多几倍”的问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作业设计新颖,拓展练习思考性强。
作业设计从三个知识点开始,首先解决三个基础题,再出示三个加强题,对“和倍”,“和差”,“连乘”等问题逐步解决,而后出示三颗星图形题, 让学生首先整理完整的问题,再解决这个较难的问题。最后出示星星,让孩子们开心之余说一说倍的句子,猜一猜画的颗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得出“一个数的几倍多几”“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作业设计新颖,拓展练习思考性强!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针对本节课要做一个前测,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
二,缺乏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差,不能及时的调控课堂,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就会把这些动态生成的 “小意外”,变为教育契机,及时的调控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 而我却少的恰恰就是这些。
三、语言不够简练,引导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一定要严谨、精炼、简洁,不能让学生长生歧义,而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引导不到位,提的问题不是特别有效,导致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而且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