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司马光》教学反思

时间:2020-01-08

本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与沉着冷静。

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登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

课文虽然是文言文形式,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比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对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与文言文接触,首当其冲要解决朗读问题,我设计多次范读,示范正音以及词句间的停顿,帮助学生熟悉古文的语感,让学生对文言文朗读有自己的领悟,从而愿意去亲近古文。之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至此,完成课后的第一题要求。

除此以外,本课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在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兴趣。所以我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推荐了一篇简短的小古文《守株待兔》,同样也是学生熟悉的故事,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读自赏,体验阅读的乐趣。

然而本节课仍有不足之处,学了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遇到危险要急中生智,想个好办法;遇到危险……现在回想,我觉得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识教育。也就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可忘了对学生传递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最后,学习课文后,我还应该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在此方面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