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19-01-10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我在上课时,准备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复习旧知,问题导入激发思考

我先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测量物体一般用哪些用具?我们一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米=100厘米。

二、启发式教学,探究新知

导入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估一估,用手比一比数学书的长、宽和厚是多少厘米,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用尺子量一量! 通过动手实际测量,学生发现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由此引出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表述。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里等于10毫米。

接下来,我拿出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10毫米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来表示,提问10厘米的长度是否也能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呢? 用米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时候测量的结果正好是10厘米或几十厘米,像这样的长度还可以用分米来表示,分米用字母表示为 “dm”,引出分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动手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致很浓,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学会用毫米和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上一篇: 集体的力量 下一篇: 复习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