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教学反思

时间:2018-06-30

当今的教学理念是要关心学生学什么, 引导学生怎样学。 特别是小学科学课, 它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些课文, 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做实验, 感性认 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教师授课是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学生, 是从教学过程中自行获取知识的主体,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 的环境和条件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老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和培养学生怎样自 己动脑、 动眼、 动手和动口。 教学时,各种材料同时呈 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 ? 然后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试一 试。结果学生人人动手,撕纸、折纸全都忙得不可开交起来。整个班看似杂乱, 但每个人都能认真参与, 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做着每个实验。 在学生做了大量拱 形实验, 积累了丰富经验后, 教师问:“你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实验的 ? 你发现了什 么现象 ? ”由于学生作了充分的实验,所以发言十分热烈。学生汇报时,教师把 这些回答简要写在黑板上, 继续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 ” 于是大家通过进 一步的讨论, 概括出这些物体的共性, 拱形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整个研讨 过程中,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讨论,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 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 归纳概括得出的。 学生的

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促进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发展,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 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 例如把齿轮分成大齿轮和小齿轮, 单齿轮和齿轮 组等几部分, 还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分别进行对比研究, 这是使学生会用分析法去 认识整体事物。 观察与实验, 这不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 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 学方法。 教师要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利用观察与实践来 解决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能用对比实验、 模拟实验,多采用探索性的实验,少 用验证性的实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