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守护,静待花开
时间:2021-01-25
作为一名副班需要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动态,理解他们不同的发展进程,用陪伴与包容代替疾言厉色,用鼓励与赞扬发现他们一个个小小的进步。
即使是一名副班工作也绝非易事,一个班三十多个孩子,千头万绪,参差不齐,这对教师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不同情境,需要判断合适的教学重点,应变恰当的教育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应该是——接纳。用胡适先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句话,我认为在教育中“接纳比纠正更重要”。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接纳孩子们的不完美,接纳他们的不懂事不成熟不出色不聪明甚至不可理喻。若是我们一直用严苛的标准、带着挑剔的眼光评判学生,认为他们不应该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和缺点,那教师无疑就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让孩子们对老师、对课堂、对校园产生抗拒之情。将心比心,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强制要求着发生改变,特别在被挑剔被评价之后。
普通人都有犯错的机会,我们的孩子们为何就一点不被允许呢?当我们开始接纳自己的学生,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教师都发自内心地去接纳去包容,只要是我的学生,便都一视同仁对待。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可以减免不少因学生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而带来的烦恼,学生亦能从老师的尊重和理解中建立自信自尊自爱,而且对教育充满期待。因此,一颗温柔而强大的内心,一颗接纳而包容的心脏,应该成为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们的标配。孟子曾言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此第三乐便是我们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来源。然,天纵英才实在是可遇不可求,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皆为平凡的普通人,乃至是更加需要我们呵护与关爱的弱者。
教育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叫做《每一条小鱼都在乎》,故事中的小男孩执着地拯救着在沙滩上搁浅的每一条小鱼,帮助他们回到近在咫尺的大海。这则故事是对生命最朴素的理解与观照。当这个时代的关注点都聚焦于金字塔尖光芒万丈的人,我们教育人就更应该将目光关照于沙滩上那些气息奄奄的小鱼,让他们也能够回归浩瀚的生命海洋。人言医者仁心,其实,师者何尝不需要一颗仁心去守护去接纳,从而静待花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