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时间:2018-03-30

《动物儿歌》是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小动物们开心生活的美好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基本达成: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蜻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细读课文,编一编儿歌,让学生练习说话

在朗读的时候,我采用了我问你答的形式,这样的朗读方法非常吸引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说话练习,我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小练笔,模仿课文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众说纷纭,学习效果显著。

虽然提前两周开始备课磨课,准备地较为充分,但是在听课老师的点评指导下,发现自己仍旧存在不足:

1.本课是否需要拓展反犬旁,形声字,象形字还需深究 。

2.课堂练笔是否安排写字更为适宜 。

    后续的课堂上我将采用不同的设计教学,力求寻找最恰当的方式,给学生高效的课堂。

以上是我本次《动物儿歌》的教学反思,存在的诸多不足我将在后续工作中继续改善,平常多听课,多学习,把别人优秀的地方借鉴过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希望能将更好更饱满激情的课堂带给同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