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章知识点
时间:2021-01-20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一. 探究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
1、 提出问题: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
2、 建立假设: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3、 设计实验方案:将食物燃烧,利用燃烧释放的热给水加热,比较水升高的温度。
注意:(1)实验中如何选择食物?选用不同的食物如花生仁、大米、牛肉干。
(2)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用等量的水,相等质量的食物。
(3)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量?水的质量,水的初温、末温,食物的质量。
(4)每个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所用实验材料颗粒、装置不同、是否燃尽等因素。
(5)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燃烧时热量的散失?实验中注意挡风、火焰不要过分远离试管。
4、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样品重 /克 | 水量 /毫升 | 水温/℃ | 水温 变化/℃ | 比较释放出 的能量 | |
燃烧前 | 燃烧后 | ||||
花生仁 | 5 | ||||
大米 | 5 | ||||
牛肉干 | 5 |
5、 得出结论: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注意:如果同等质量的一种食物在身体细胞内被完全氧化,你估计释放出的能量比你的实验结果多还是少?为什么?
物质在体内体外均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理论上等质量的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应等于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但是由于实验时:
(1)所选物质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单一,
(2)物质可能没有完全燃烧
(3)有部分热量的散失(受风的影响、试管的吸热、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等),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思考与讨论:
(1) 每个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为什么会有偏差?
所用实验材料颗粒、装置不同、是否燃尽等因素。
(2) 怎样才能尽量减少燃烧时热量的散失?
实验中注意挡风、火焰不要过分远离试管。
二、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蛋白质的热量价为16.8千焦/克,
糖类的热量价为16.8千焦/克,
脂肪的热量价为37.7千焦/克。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的热量价也各不相同:脂肪﹥蛋白质=糖类
三、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营养素 | 作用 | ||||
供能物质 | 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 糖类 |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 |
蛋白质 | 构成细胞基本物质(细胞生长.修补组织) | ||||
脂肪 | 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 ||||
非供能物质 |
直接吸收 | 水 |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生理活动的基础 |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 | |
无机盐 | 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 ||||
维生素 |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的微量有机物 | ||||
不被吸收 | 粗纤维 | 辅助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于排便等 |
1、 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存在于大米、马铃薯、麦类.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2、 脂肪: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物质.当人体内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秋天长得肥肥的熊经过冬眠后,会消瘦很多。你知道为什么? 熊是恒温动物,即使冬眠也需要保持自身体温的恒定,同时还要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因此冬眠时.仍需要消耗能量,但冬眠时,熊没有从外界摄取糖类等食物,只能分解体内脂肪提供能量,所以消瘦很多
3、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也提供能量。
4、 水的作用是:(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2)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水
(3)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 无机盐:占体重约为4%。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包括钙,铁,碘,钠,磷等,它们不能提供能量。
名称 | 主要作用 | 缺乏时症状 | 含量较多的食物 |
钙 | 骨骼和牙齿的原料 | 幼年:佝偻病; 成年:骨质疏松 | 虾 |
铁 | 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 贫血 | 肝脏 |
碘 | 制造甲状腺素的原料 | 地方性 甲状腺肿大 | 海带 |
锌 |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味觉与食欲 | 生长发育不良 味觉出现障碍 | 肝脏 |
6、 维生素
(1)、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它种类多,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
(2)、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它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3)、人体的需要量很少, 对人体的作用是其他的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维生素 | 主要作用 | 缺乏时症状 | 含量较多的食物 |
A | 视觉,生长发育,助抗病力 | 夜盲症,干眼症 皮肤粗糙 | 肝脏,鱼肝油,蛋黄胡萝卜,牛奶 |
B1 | 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 | 谷物的种皮,玉米等粗粮 |
C | 与细胞间质有关 |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 新鲜蔬菜,水果 |
D |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 幼年缺钙:佝偻病 成年缺钙:骨质疏松软化症 | 豆类,牛奶,鱼肝油,肝脏,蛋黄 |
7、 膳食纤维(食物纤维)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来自植物性食物。其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通过蔬菜和水果补充。缺乏纤维素会出现便秘,大肠癌,心血管疾病。
8、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我们应该进食各类食物,并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膳食。.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一定要吃早餐。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
1、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二、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
1、牙齿: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①牙齿的组成:人的一生有两组牙:乳牙20颗;恒牙32颗。
②牙齿的作用:咬切和磨碎食物
4牙齿的损坏-----龋齿
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的牙病。
形成原因:微生物把糖转化为酸,酸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
龋齿的危害:如造成牙龈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局部肿胀,可引起败血症,导致用牙不能咀嚼食物。
2、胃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上腹部。胃的形状便于储存食物,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可以扩大消化面积,胃壁很厚的肌肉起蠕动和帮助研磨食物的作用。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4、 小肠
小肠盘曲在腹腔中,是消化与吸收最主要的器官。
(1)、小肠长约5~6米,有何好处?
食物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有何作用?
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得小肠内表面积增加了约600倍,可达到200米2,从而使小肠大幅度地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壁由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构成,分布着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何作用?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4)、肠壁含有平滑肌层,有何作用?
促使小肠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
5、 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1升。
2.具有解毒的作用。
6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消化腺 | 唾液腺 | 胃腺 | 胰腺 | 肝脏 | 肠腺 |
分泌的消化液 | 唾液 | 胃液 | 胰液 | 胆汁 | 肠液 |
流入的部位 | 口腔 | 胃 | 小肠 (十二指肠) | 小胆(囊肠) 十二指肠 | 小肠 |
7、小肠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是:有利于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什么是消化?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如: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脂肪酸和甘油。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都是小分子化合物。
2、 消化类型
(1) 物理消化:食物逐渐软化和细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 结构。如牙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
(2)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集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3、肠胃消化
①胃中消化:胃壁肌肉发达,肌肉收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物理消化)
上皮组织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有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液又称胃酸。(化学消化)
②小肠中消化: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长度长,用于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积大,流入小肠的消化液种类多。食糜进入小肠后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小肠肠壁平滑肌发达,小肠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物理消化)。消化液的种类多,肝脏、胰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小肠中。(化学消化)
例1:平时吃饭为什么要做到细嚼慢咽?
食物在口腔内经牙的咀嚼,把食物磨碎。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
例2: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如果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这些甜味来自哪里?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4、什么吸收?
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如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少,只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 通过小肠壁被吸收大多数营养物质。大肠主要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最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5、消化系统功能:
①消化:食物大分子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
②吸收:小分子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
③排出: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三、酶的催化作用
1、酶是什么
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如: 唾液——唾液淀粉酶。胃液——胃蛋白酶。
来源:生物体的活细胞。
作用:具有催化作用。
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
3、 酶的作用特点:
(一) 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
(二)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如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催化作用。
(三) 酶的催化受外界因素影响
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人体中的酶在温度37℃左右活性最强。
4、例:(1)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
温度高,消化酶活性下降,分解速率降低,食物消化不了,自然没食欲。
(2)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病人消化不良时,是因为他的体内缺少了帮助消化分解食物的酶,所以医生要给他服用多酶片。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心脏三个部分组成。
一、 血液
1、 血液的量: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 ~ 8%体重50Kg的人,体内血量3.5 — 4.0升。
(1) 血浆
1血浆组成:血浆有水(约90%)、血浆蛋白(约7%)和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三个合起来占约3%)组成。
2血浆功能: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的功能。血浆是血细胞
生活的液体环境。
(2) 血细胞
1红细胞
A、 形态结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
B、 血红蛋白的特殊功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血红蛋白又容易与氧分离。
C、 红细胞功能:具有运输氧、一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D、 贫血的原因: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减少。
2白细胞
A、 形态结构: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B、 种类:种类多,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C、 功能:吞噬病菌;抗传染免疫,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D、 疾病: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