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师生相随 共同成长

时间:2020-06-30

我担任二3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从一年级便和这些孩子们形影不离了,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又让我牙根痒痒,真的是悲喜交加。

记得那是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我们讲课内容是《荷叶圆圆》。课堂上,我按照一惯的流程进行领读、学生自由读、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总结课文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学生们仿佛徜徉在荷塘边上,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就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有一个聪明的小孩,突然举手,我讲完当时的内容,便停下来让他说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孩子在平时是很少说话的,所以才中断了课堂知识。他说:“老师,我发现了这首诗中有反义词,分别是东和西、南和北。”听了他的这句话,我和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顿时感觉到孩子们其实每天都在进步,后来我们师生合作很好的完成了那堂课的教学。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想有时我们需要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在后来的教学中,只要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我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鼓励,或许是掌声,或许是小红花,或许是一面红旗。或许就是因为那次的掌声给了他鼓励,给了他信心,给力他努力的动力。我也深深的领悟到了掌声的魅力,鼓励的力量。其实,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小学低段的老师,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但对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们才愿意主动的表现自己,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告诉老师,在课堂上才会积极的配合老师。从刚升入一年级歪七扭八的坐姿到现在的端端正正,从刚升入一年级的懵懂无知到现在课堂上与老师天衣无缝的配合,从刚升入一年级的不会听课到现在能够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灿烂的花朵,孩子们的成长,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看着他们的进步我非常满足,或许他们不是成绩最棒的,但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的成长,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我觉得我也是幸福的。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继续以鼓励的方式将我的教学之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让学生们好学、乐学,进而学有所成。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育者“渔”才是迫切的教学任务。

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更是他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课堂上孩子们琅琅的书声见证了他们学习的历程,课后操场上的欢声笑语是他们快乐成长的足迹。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大课间,我陪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大家策划了一场游戏。其实是“老鹰捉小鸡”,孩子们总想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妈妈”,我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充当了他们的“鸡妈妈”,“老鹰”露出它凶猛的本性,“鸡宝宝”们都躲在我的身后,生怕被老鹰捉到,而作为“鸡妈妈”的我却为母则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着“鸡宝宝”们,生怕他们受到一丝伤害,那个课间,孩子们生龙活虎,笑声洋溢在整个操场上,第一次感受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开心快乐,那是发自内心的,我不禁想:在我们给孩子们带去快乐的时候,他们何尝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呢?在后来的一次写话中,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老师是“鸡妈妈”,我们是“鸡宝宝”,我多么希望老师是我们的妈妈呀!我爱她!读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颤,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对他们全方面的呵护。在此后的教学中,我常常从自身做起,在遇到一些班级事情时,总是多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一起完成,毕竟班级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毕竟他们也是这个“家”的主人翁。

在新课改的今天,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而是主导。孩子们的好多想法应该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平等的对待他们,有时他们的想法才是最真实的,他们的想法才是最纯洁的。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互补,我们彼此都是学习的主体。在自身方面也应该有所提升,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将自己的“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希望孩子们长大成人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个德高望重之人。

“教书育人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职责”无私奉献是我们应有的职业精神。“身正为师,行为为范”这是我们提升自我的方向指引。习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忘初心,提升自我,砥砺前行,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全社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