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有的人》课后反思

时间:2019-12-10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并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后我决定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于是,我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比学习,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诗中有许多句子都与鲁迅的人品和文章有联系。如,读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时,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读到“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也会联想到鲁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来理解课文,做到温故知新。

不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譬如说在讲鲁迅的身影遍布在哪些诗句当中时,没有进一步挖掘下去,拓展讲一些和鲁迅相关的例子:在讲两种类型的人时,只注重了虽死犹生的人的讲解,没有关注虽生但死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再举点实际的例子,学生会更好的理解这种类型的人和作者对此中人的态度。在最后讲解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的时候,只匆匆地讲了雷锋和袁隆平就过去了,如果这个时候再联系现实的一些例子,比如说利用《我和我的祖国》里的一些片段,和学生分享像现实中还有哪些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这样学生对鲁迅精神会有更好的理解。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读透每一课,深入挖掘可以挖掘的东西,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