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教学反思?四
时间:2019-01-04
本课因为影子产生的条件牵涉到光源,所以老师先讲了光源,首先启发了学生说说哪些物体能发光。按教辅提示,光源是指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所以授课时举例说不亮的日光灯管我们暂时不能叫它光源,只有通电亮时才叫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是没有异议的。本课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到底与光源、遮挡物、屏幕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三个实验都是很容易出效果的,作为遮挡物的材料其实是很灵活的,如投影仪的遥控器等;屏的材料也是很多的,如白纸、黑板、门等。上课过程中老师的课堂驾御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
本课我提两个问题:1、课堂的秩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发放教具时是不是方式的问题呢?如:只让组长上来领材料,其他同学考虑实验步骤等。2、五年级学生实验时,指导的度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本课的实验步骤需要指导,特别是第一个实验,一定要讲清楚。
这3个都是对比实验,想想实验时哪个条件改变了,改变的那个条件可能就是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哪些条件不能变,实验中有什么还要注意的等等,要为下两个实验做好铺垫。同时,在活动环节要掌握好时间,因为心中要有一节课的全局。
在科学教学中,我认为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教学,这样不仅让自己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样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具体提高的程度如何,视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训练的程度而定。
对课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我教<<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芭蕉的叶子和松树的叶子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