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时间:2019-01-03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以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为追求结果而不在乎细节。
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叶子与果实互有关联的概念,因此,本课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你瞧,那个种葫芦的人,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葫芦长大,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先带领学生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学习中间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找出那个种葫芦的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原来啊,种葫芦的人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以为他要的只是葫芦,跟叶子并没有关系。
在字词教学时,我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请他们自由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互相交流,加深记忆。然后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他们一个个非常积极,对于认识新字词有所助益。另外,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读、说、讨论学文,积极又有趣。
1.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首先初读,获得整体感知。然后精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侧重指导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以及跟邻居的对话,比较体会其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进行拓展练习。
2.多读多说,加深理解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互有关联,在读中加深理解,从而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3.形式多样,说话练习
学习课文以后,我们还进行了说话练习:假如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你会想些什么?第二年,你又种了一棵葫芦,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们都表示,应该接受邻居的建议,先治蚜虫。再种一棵葫芦,会注意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然而即便我已用心设计,努力教学,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仍有诸多不足,感觉自己课堂掌控能力有所欠缺,上课时语言不够生动灵活,部分衔接处有些生硬,我将继续反思继续改进,把欢乐的课堂交给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