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THIS CHANNEL

《常见植物》课后反思

时间:2018-11-15

《常见的植物》教学反思

天目双语实验学校     初一科学     范银玲

20181018日,这是我来到天目双语学校后开展的第一堂公开课,也是新教师展示课。我很感谢有这次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得到锻炼,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不足。说实在话,为了更好的开展这堂课,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我做了很多准备,也请教了很多老师。毕竟还是初出茅庐,即便有了磨课,也有师父的指点,还是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问题,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       课前准备

本节课内容是《常见的植物》第一课时,鉴于学生刚上过关于常见动物的分类,所以对于植物的不同分类标准是有一定理解基础的,那么这节课就可以通过展现实物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我准备了苹果、花生、毛豆、侧柏等植物,希望学生可以理解“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虽然这些准备可以增加课堂的多元素化,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弊端,比如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些材料所吸引,导致课堂的效率不是很高。

所以,下次的公开课如果还是需要准备教具的话,那么我学会了应该在课前就与学生定好规则,可以分小组,采用加分制来把握课堂的顺利性和连贯性。

二、       课堂引入

引入,在一节课的完整性中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引入的时间不能过长,毕竟整体时间是有限的,要学会合理分配;其次,引入要注意从生活中出发,现在倡导的就是“从生活中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回生活”,故而要用身边的学生常见的有兴趣的问题来引入;最后,要注意引入是导入,而不是导出,所以引入的内容要切合本节课内容来展开,不要一味的追求新颖。

这节课,我一开始使用的“旧知引入”,但是在3班磨课后,感觉这个更适合常规课,如果是公开课,可能就不太适合新颖性。后来,师父给的建议是利用教室里的植物来进行引入,本来也是准备采用的,但是后来我利用课间了解了一下,发现学生基本不认识那些绿植,所以就只能放弃了,最后我用的是古诗引入,用时比较少,而且比较方便的引出了植物果实的概念,也可以顺利开展课堂内容,自认为还是可以采纳的。不过,如果我将古诗在课件上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就会更好了。

三、       课堂提问

在此之前,我一直简单的以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就是要不停的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所以这节公开课我也是这么上的,用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后来冯老师和我说“对于提问,要有技巧性和难易性”,我也想起来师父也说过“问题是要经过设计的,要有价值性”。原来,课堂的呈现如果仅是简单的提问,这并不会是一堂优秀的课,因为普通的问答不但不能体现教师的引导水平,更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学情情况。

所以,我知道了,在课堂中,对于提问一定要有转折性和引导力,同时要具备分层的理解力,这个对于我现在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学习空间的。

同时,我也从校长这学习到了“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我上课喜欢按照学号叫学生回答,但是如果换成名字,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了,被尊重了,这个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四、       课堂内容

在课后讨论环节中,吕老师指出了我的课堂内容不够丰富,不够充实。这个也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虽然这节课本身的内容比较少,知识点也不多,但是作为老师,要学会熟悉教材和考点,可以利用一些细节来丰富课堂内容,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将课堂内容丰富起来,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让课堂有一定的层次性,不显得那么枯燥和平淡干瘪。

 

这节公开课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更是要通过设计和磨练,一点点将课堂完善和完整起来。同时,课后的反思也很重要。只有及时的发现上课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及时记录下来,才可以在下一次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有最优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也可以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训练得到自我提升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