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是这样过的
时间:2020-01-09
清明,似乎永远笼罩在淡淡的悲伤中。
不同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艳阳高照,和煦的阳光正以一种无孔不入的形式浸润人们的心灵,是青烟朦胧的初春,它勾起了人们心中的忆念与哀愁。
我漫步在乡间山野中,翠绿稀疏,路人稀稀散散,扶老携幼,赶去面见久别的亲人,哪怕隔着厚厚的土层。一路上,爸爸不时地在和相识的人打招呼寒暄,山下是红砖碧瓦的低屋,摇着尾巴的黄狗,贩卖纸钱的小摊,却让人看了入了迷。
到了墓地,墓碑上的字相比去年有了些许模糊,爸爸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冥币,贡品,香和蜡烛。我在一边,看着他们清楚墓碑前后的杂草,点燃香,一齐祭拜,嘴里念的不过是保佑我学业进步,保佑家人平安。纸钱燃烧升高的温度带来的灼痛感,迫使我换了一个方向。在我的印象当中,好像每一次烧纸钱都会有一阵风,轻柔地载着灰烬飘向一个我看不见的地方。
下山时,我会发现爸爸习惯性地拉着我和妈妈,仿佛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动作了,不过我仔细想来,倒真是年年如此,尽管我现在已经能独立地上下不算太陡峭的山了。
突兀地响起了刺耳的炮竹的声音,待它终了,是长久的沉寂。
清明时节,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情节。有的是对先人的怀念与告慰,有的老人则是认为自己已垂垂老矣的自怨自艾,而尚不通世事的孩童,则是不明所以地被勒令严肃对待这个陌生的节日,唯一能让他们停止哭闹的大概是香软可口的青果了。